自律的人生不會出局
原標題:劉濤:想掙錢的人,先戒掉矯情
作者:末那大叔
“我感覺這一年過去得好快,我什麼都沒做。”
距離2021年隻有41天,很多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歎。
好像什麼都停滯了一般,沒有任何成就。
是這樣的嗎?放眼望去,其實不全是。
有人失業後在家開網店,賺的是之前收入的三倍;
有人出國的計劃被擱置,在家讀完了一百多本書;
有人暫時沒法去旅行,但多花時間陪伴了家裏人。
萬物萬事都是有失有得,你想要的生活,得自己爭取。
無論在哪個領域哪個行業,混日子都是不行的。
用心去做,才能讓別人看到你的閃光。
前幾天有個博主分享了自己吃海底撈的經曆。
“去了那麼多次海底撈,第一次知道會備注你的外貌特征,好細心!”
服務員點餐的平板電腦上,詳細地備注著:
“20-30歲,圓臉,黃皮膚,長發,瘦,中等,大學生。”
“最喜歡的菜品:土豆、蝦滑,肥牛……”
更貼心的是,還落實到了吃飯的細節:
“不要下滑,番茄湯自己弄,免特色蘸汁,白水。”
任何一件事做到了極致,都是贏家。
想起前段時間陳奕迅接受采訪,坦言:
因為疫情影響,自己已經很久沒有收入了。
這一年很多演員的工作排期也少了,呆在家裏。
劉濤選了一條新的賽道——直播帶貨。
並不是靠名氣就能做好一件事,靠團隊就可以當甩手掌櫃。
直播的演員很多,但劉濤做得好是因為她足夠真誠,足夠用功。
淩晨00:30,一批人準備睡覺時,劉濤在直播間聲情並茂地講解產品;
淩晨01:00,大多數的加班族已進入夢鄉,劉濤在看直播策劃,產品信息;
淩晨3:00,很多人已進入了深度睡眠,劉濤還在開直播複盤會議。
沒有誰的成功是輕而易舉的。
回想這一年,你們想做的事都完成多少了?
有人想要健身,結果反而長了啤酒肚;
有人想要拿駕照,結果連名都沒報;
有人想要找份工作,然後整年都賦閑在家。
這樣不行啊,100個想法不如1個去做。
前兩年,有個男生一直給我私信。
畢業後聽從父母的安排,在當地縣城找了份工作。
平時比較閑,但公司給的待遇有點低。
“我真的不甘心,讀了碩士卻拿著這麼低的工資。”
“一定要做出改變,下個月我就去上海工作。”
兩年過去了,他現在還在當地工作。
心裏動搖著,嘴裏抱怨著,但他卻沒有做任何事改變現狀。
總有人說現在時機不成熟,等一個風口。
但等著等著,風口永遠不會到來。
有時候下班回家,看表已經是十一點了。
但抬頭看過去,每棟辦公樓都有燈光在閃爍。
還有很多人沒有回家,還在工作上埋頭苦幹。
那可能是熬夜趕方案的設計,可能是緊張複盤的業務員。
也可能是剛剛伸了一個懶腰,從座位起身去倒咖啡的程序員。
有時候也會思考,是什麼讓我們一直拚下去?
當微信工作群不再有消息發來,當電話也停止了聲響。
當客戶和領導都滿意了,當交通緩慢,路燈稀黃。
你才得以停下來歇會,這一天終於結束。
自律到極致的好處在於:
你能承擔好的、承受差的,不留遺憾。
黃渤的一則采訪,他曾提起:
以前在劇組裏,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,各種小心機。
但現在身邊全是好人,每一張都是洋溢的笑臉。
你越努力強大,這個世界對你就越寬容。
之前參加活動時認識個姑娘,現在是美妝博主。
她大學剛一畢業,就迅速成了同學眼裏的人生贏家。
旁人所看到的,是她穿著高昂時裝出入各種場所。
但很多人沒看到的,是這個姑娘之前的不斷付出。
她低聲下氣地跑業務,扛下所有委屈的日子。
她頭昏眼花熬夜工作的日子,冒冷冒雨去完成麵談的日子。
電影《百元之戀》裏有一幕。
墮落懶惰的一子,開始鼓起勇氣重新生活。
她高昂著頭,頭發清爽幹練,開始練習拳擊。
多日未見的父親看著她,感動到有些鼻酸。
當你試圖去贏得這個世界時,結果已經不再重要了。
電影最後一子輸了比賽,可她贏了生活,戀情也隨之而來。
“好想贏,贏一次就夠了。”
當你試圖去改變,世間美好便會紛紛隨之而來。
那些委屈的淚、犯過的困,熬過的夜。
終究會在未來的某天,以最可喜的姿態回報我們。
每個輕鬆的笑容背後,都是一個曾經咬緊牙關的靈魂。每個出類拔萃的人,都為他現在所站的位置,付出了很多很多。重新開始永遠都不晚,時間是一種幻覺,明天就可以再進步多一點。
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@新浪女性(微博)